庄子:不要再问自己,人生有什么意义_《庄子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4月24日  |  星期三  |  甲辰年三月十六  |  简体

庄子:不要再问自己,人生有什么意义

2020-11-01 | 来源: 国际道学网 | 作者: 大师兄 | 阅读:2345

曾有一日午后小睡,半睡半醒之间,忽然被巨大的空虚感击中,整个人一下就不好了,开始觉得人生虚无、空洞,完全没有意义,活着不如死去。于是睡意全无,坐起身来回味之前万念俱灰的感觉,然后思考人活着的意义。

其实这种感觉一直偶有出现,站在楼顶往下看,一瞬间有想过跳下去。我从哪里来,要去往哪里,我每天这么拼,到底是为了什么?这些问题一日没有答案,它便会像一条毒蛇一样潜伏着,伺机在你最脆弱的时候突然窜出来,噬咬着你。

人之所以会觉得人生虚无空洞,是因为把自己最终的归宿当作是一切意义的终结,是因为把死亡当作结束,当作无意义的虚无。庄子曾多次思考过活着与死亡的问题,他试图站在不同的角度,从不同的层面来解开这个谜题。

1、上帝视角:果真有生死吗?果真没有生死吗?果真有成败吗?果真没有成败吗?你的生死成败,对于世界这个整体又有什么亏损或增益呢?生或成,不过相当于朝得四;死或败,不过相当于朝得三,朝三暮四或暮四朝三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?

站在上帝视角,生与死、成与败、是与非是齐一的。无非有些人早些时候出发,快行了几步;有些人晚些时候出发,慢行了几步,但对于整体的结果并没有任何影响。

2、个体视角:我们生而为人,是谁在驱使?我们所言所行,是谁在主宰?我们拥有五脏,又是谁在让它运行不息?耳口鼻等九个孔窍和心肺肝肾等五脏,又是谁让它们齐备地存在于我的身体之中,协调一致地运行着?

我们发问自己为什么而活着,不就像心脏在问自己为什么而跳动一般吗?可悲啊!站在我的角度,我是自立自主的;站在心脏的角度,它也是自立自主的。但是我们却终身承受役使,而看不到自己的成功。我们自认为跟随着自己的志向,却一辈子困顿疲劳而不知道归往何方。

站在个人视角,就像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样,这个问题没有答案,只有迷茫。庄子也无奈叹道:“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乎?其我独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?”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迷茫,还是所有人都这么迷茫呢?

3、死者视角:庄子对于人死后的境遇,也有自己的一番推理与想象。在《齐物论》中,庄子讲了一个“丽姬悔泣”的故事:

说是有一个很漂亮的姑娘,原来是镇守边疆地方官员的女儿。有一天晋国的国君出游,看中了她的美貌,就把她抢去当妃子。

当晋国的迎亲队伍到来的时候,她哭得非常伤心,眼泪把衣服都湿透了。但是后来她到了晋国的皇宫,与国君同床共枕,每日吃的是甘美的鱼肉,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,她反而后悔当初的哭泣了。

如果把出嫁之前当作是生,出嫁之后当作是死,那人在生的时候,又如何能知道死后是什么样的生活呢?又如何能知道那些死去的人,不会后悔自己生前的恋生呢!

站在死者视角,就好像站在未知看已知,站在未来看现在。已经发生的事情,固定的事情,是没有想象力发挥的余地的。而未知的东西,才具备想象空间,才能盛放你心中的美好意愿。

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修来世:今生已定,来世才有机会更美好;过去已定,未来才有机会更美好。所以把死亡赋予意义,向死而生者,反而并不会陷入空洞与迷茫的困境;为生而生者,反而容易陷入迷茫,觉得失去了生命的意义。

其实还有一个视角:自然物类。庄子说,天下有物类万千,而我们人仅是其中之一。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,那么其他物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?比如小鸟,每天吃了睡,醒了飞,落地跳,喳喳叫,它们的“鸟生”又有什么意义呢?

站在这个视角的庄子,开始反思人类活动。人类相比鸟兽鱼虫更加高级,但在庄子眼里,太多人过得还不如生活在泥沟里的老龟,因为丧失了自己的真性。

每天在桌案上劳累身体的小吏,与那被拴在门口看家的狗,活得是如此之像!被拴起来的狗,可不是丧失了自己的真性嘛。所以什么是天然?牛马四足;什么是人为?络马首,穿牛鼻。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,就像马被络了笼头,牛被穿过鼻孔一样,又怎么能自在呢?

那么真正自在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?庄子剔除掉以人类价值观所衡量的所谓“意义”,描述了人类“与禽兽居”的生活场景:

大家日常处居没有明确的目的,交往走动也没有确定的方向,口里含着食物嬉戏,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。各种物类共同生活,大家的居所相通相连而没有什么乡、县差别,禽兽成群结队,草木遂心地生长。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,鸟鹊的巢窠可以攀登上去探望。

在这种状态下,你还会问自己为什么而活吗?鞋子如果很合脚,会让你忘掉自己脚的存在;人生如果很自得,会让你连自己的存在都忘掉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存在本身,就是意义。试问:道又是为什么而造生这天地,天地又是为什么而生养这万物?

活在当下,自得其乐,自适其适,遗忘自我。“我”都不存在了,又哪里还会有“我”的意义这种问题呢。

探讨交流,欢迎关注公众号“国际道学网”(ID:taoistcn_com)加入我们。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上一篇:控制情绪的五种方法,也代表着人生的五重境界 - (国际道学网)
下一篇:庄子:不懂“混沌思维”,终生难入大道之门 - (国际道学网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