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通解(1-20)_公告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3月29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甲辰年二月二十  |  简体

《道德经》通解(1-20)

2020-10-31 | 来源: 国际道学网 | 作者: 大师兄 | 阅读:2891

一至二十

第一章
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,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道是可以用语言去描述的,但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,并不是那个事实存在的道本身;事物是可以被认知(定义命名)的,但我们认知中的事物,也并非那个事实存在的事物本身。

万物未生而不具备任何形态之时,它无形无象难以捉摸,不能落于具体的“名”,故而为“无名”。它是天地得以产生的开始。

万物将生而得以具备形质之时,它有形有象可以把握,能落于具体的“名”,故而为“有名”。它是万物得以形成的根源。

由道及人。当我们的身心处于“静虚”状态时,念欲起不起,身将动不动,但是其中蕴含着勃勃生机,万念万行才能得以孕育产生。此时,即为“无欲”的状态。

处于这种状态,是最容易激发灵感的时候,因为能感悟到由无生有的玄妙之处。灵感即出,心念已动,身体已行,此时,即为“有欲”的状态。

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在于,“无欲”是不用意识主导的,是空虚宁静的感悟状态,;而“有欲”是用意识主导的,是有所思欲的有为状态,也就是“常有欲”。

这“无名”和“有名”,同样源出于道;“无欲”和“有欲”,同样源出于人。虽然它们的名字不一样,但都共同指向同一个东西。它们是道生万物并让万物得以持续演化发展的玄妙法门,也是人得以认知和运用道之玄妙的总法门。

(注:此处的有名与无名,与此后之文“有”、“无”不同。有名与无名只是状态不一样,但其实说的是同一个东西,也就是“异名同谓”。类似于“有欲的你是你,无欲的你就不是你了吗?”只是形容同一个东西不同的状态。而有和无,却是相当于空无与实有的关系,如“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,如“天下之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,如“有无之相生”。这里的有和无,其实同样已经落于“有名”的状态,而非“无名”,所以我们才能在这里给予其定义,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来讨论它。)

 

第二章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有无之相生也;难易之相成也;长短之相形也;高下之相盈也;音声之相和也;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乙本内容,改“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”为“有无之相生也;难易之相成也;长短之相形也;高下之相盈也;音声之相和也;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”)

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“美”的时候,那么他们厌恶的东西也就已经太多了;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“好”的时候,那么不好的东西也就已经太多了。

有和无,难和易,长和短,高和下,音和声,先和后,它们都是一起出现的,就像形体和影子一样不能互相分离。但这二者虽然同时出现,却仍然是有本末之分的,正如形体决定影子,而非影子决定形体;声是音的根本;而非音是声的根本;楼下是楼上的根基,而非楼上是楼下的根基。

所以,“有”是由“无”生成的;“难”是由“易”成就的;“长”是由“短”体现出来的;“高”是由“下”积满而成的;“音”是由“声”应和而起的;“先”是由“后”跟随才有的。这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。

故人有所“美”,则必有所恶;人有所追求,则必有所摒弃。人人都去追求这天下公认的好,却无人愿意承受“诟”、“不祥”、“后”、“下”等不好,则天下必然会由此失去“好”的根基,而造成整体的不好。

因为域中自有这种恒定不变的规律存在,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:处无为之事,以造就众人之各有所为;行不言之教,以造就众人之自主自立。

万物由此而欣欣向荣,圣人也不会去干预;人民由此而生生不息,圣人也不会去占有;国家由此而安定繁荣,圣人也不会去自恃为恩德;功业由此而得以成就,圣人也不会去占据。

因为圣人知道,自己并不是造就这一切的源始,而只是在顺应自然规律行事。只有不自大到把这成功当成是自己一力所造就、一人所拥有的,成功才会一直相随,而不会离去。

 

第三章

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;弱其志,强其骨,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,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不把贤能的人当成高贵的而去推崇他们,人民才不会为了得到“贤能”的名号而互相争斗;不把难以得到的货物当成珍贵的而去看重它,人民才不会为了得到它而去做盗贼;不把可以引发人民欲望的东西显露出来,人民才不会纷争不休,天下才不会混乱。

所以圣人治理天下,让人民清心而寡欲,但生活富足;让人民知足而不争,但身体强健。而从来也不会去挑拨和放大人民的欲望,启发他们产生诡诈狡谲的智慧。

如果那些推崇使用智巧来治国的人,都能知道这个道理而不敢妄自违背,顺应天道而不胡乱作为,那天下就不会有治理不好的国家。

 

第四章

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,似万物之宗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兮,似或存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

道就好像一个中空的容器,但容纳天下万物也不会盈满,所以它的作用无穷无尽,怎么都使用不完。它就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啊,好像万物都从中而来,由它而生成。

它是那么的厚重,能把多尖锐的东西都打磨平整;又是那么的灵巧,能把多纷乱的东西都归于平静和有序;它能把耀眼的光芒复归于柔和;又能把高下和不平同归于尘,不偏不倚。

它是那么的玄妙幽深啊,谁也探测不到它的根底,而只知道它的存在。我也不知道它的根源在哪里,是从何而来,只知道它先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源始而存在。

 

第五章
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!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多闻数穷,不如守中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甲本内容,改“多言数穷”为“多闻数穷”)

天地并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,它不会在万物之中特别亲近爱护哪一个;圣人也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,他不会在百姓之中特别关怀偏爱哪一个。

万物和百姓,在他们眼中就好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,发挥过作用之后就丢掉了,存在过之后就逝去了,而不会刻意去偏爱挽留谁。

天地之间,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?中间空虚而不闭塞,四周绷开而不塌缩。只要一拉动,就有无穷的风产生出来。就好像天地只要一运行,就有无数的万物衍生出来。

所以如果依靠对万物的见闻知识来探究它,是不可能成功的,因为只要天地还在运行,万物就会推陈出新,无穷无尽。而且充塞心中的见闻知识越多,对它的直观认知就会越少。

不如不要被这万物的万般表象所迷惑,而是紧紧把握住它们的本源;不如不要把有限的精力花费在这无数见闻知识上,而是用来充实自己的根本。

 

第六章

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
“道冲”为谷,道的运行为神;“天地之间”为谷,天地的运行为神;风箱的空间为谷,拉动风箱的动作为神。谷若不竭,神若不歇,就能源源不断的造生万物,好像一个玄妙的生殖之门一样。

这个门,正是天地得以产生的根源。它不间断地运行着,天下万物得以延绵不绝;它的作用自始至终都存在着,无穷无尽,而永远也不会衰竭。

 

第七章

天长,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天地可以存在的很长久。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,正是因为天地不专注于自己生长,而是孕育万物。万物繁衍不绝,则天地长存。

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,但却能站在最前方领导众人;并不一心为自己谋取福利,但却能得到天下人的保护和拥戴。这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?所以反而成全了他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八章
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予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甲本内容,改“与善仁,言善信”为“予善信”)

万物之中品行最接近道的莫过于水了。水滋润万物、造福百姓,却从来也不要求回报,更不会去主动争抢什么。别人都努力抬高自己,它却常常把自身放在最低;别人都努力想要有所施为,它却守静而不主观妄动,所以它的品行已经与道很接近了。

有道之人,就像水一样。选择与他性情相匹配的地方来居住,就像水总往低洼的地方汇聚;选择沉静渊博来修养心性,就像大海成其宽广博大一样;选择真诚而守信来与人打交道,就像潮汐一样坦荡而来,守时而至。

选择公平公正来治理事务,因此能让人信服,就像水静而平止可以鉴人;选择自己善长的事情来做,因此安定专一,就像水滴能让石穿,水流能让山移;选择在恰当的时机来行动,就像水一样因时顺势驰骋天下,行动却从来不会受到阻碍。

正因为他从不与人相争,不为争夺利益而损害他人,所以也不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和阻挠。

 

第九章
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。

一直盛放的快要满了,不如适可而止,否则接下来就会遭到亏损。正如已经把利器打磨得不能再锋利了,接下来就只能残破变钝。

所以金玉满堂,富贵已极,既然已到极致接下来就会走向衰败。而在富贵权重的时候骄横,只会给自己留下祸端,因为不可能一直富贵,一直掌权。

狂风骤雨不能持久,极致的状态不可长葆,因为偏离根本太远。“盈”为“有”之极也,“锐”为“强”之极也,“贵”为“高”之极也,“富”为“多”之极也。

所以事情做成了,目的达到了,也就是需要重返本源,复守根本的时候了。这个道理源于上天,唯有道者能明。

 

第十章
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抟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?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生之,畜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
守护生命和形体,能做到让它们一点也不相互分离吗?心神凝聚而不分散,身体柔弱而不老化,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?精神空明澄澈,能做到完全没有瑕疵吗?

爱民治国,能做到不使用自己的智慧去对付他们吗?万物生死往复,变化纷杂,能做到在这其中保持宁静柔和,以下处之吗?世事洞明,通彻天地,能做到不使用自己的能力去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吗?

道,生成万物,畜养万物。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,荣发万物而不自恃为恩德,成就万物而不主宰它们,这就是道所表现出来的至高德性。

 

第十一章
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三十根辐条共同组装在轮毂上成为一个车轮,正是因为车轮毂中间有孔可以装载车身,所以车才能为人所用。揉和黏土制成陶器,正是因为在陶器中造出了空凹可以盛装东西,所以陶器才能为人所用。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,正是因为房屋有空间可以进出流通,所以房屋才能为人所用。

因此事物之所以能为人使用以发挥价值,正是因为它有让人使用的空间。

 

第十二章

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眼睛是用来视物的,而不是用来追求视觉享受的,五颜六色看多了反而会让眼睛受到损害;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,而不是用来追求音乐享受的,靡靡之音听得多了,反而会让耳朵受到损害。

嘴巴是用来吃饭的,而不是用来追求口舌享受的,品尝的味道多了,反而会让味觉受到损害;内心是要保持淡泊宁静的,过度的驰骋娱乐只会刺激得人心中狂躁;生活是要过得自由自在的,身上珍贵的东西放多了,反而连走路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了。

因此圣人治理天下,并不会鼓励人民追求声色娱乐等享受,而是注重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,让人民丰衣足食,生活无忧。所以舍末,而逐本。

       

第十三章
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!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
受到恩宠或折辱都像是惊吓,把大的忧患看得像身体一样重要。

什么叫受到恩宠或折辱都像是惊吓呢?

只有把自身看得太过低下,才会觉得外来的恩宠更加重要,所以得到或者失去都像受到惊吓,这就叫“宠辱若惊”。

什么叫把大的忧患看得像身体一样重要?

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,正是因为我有自己的身体;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失去了,又哪里还有什么可忧患的呢?所以忧患再大,也大不过自己的身体。

然而忧患意识过重的人,又是忧天下又是忧得失,把这些看的比命还重要,却往往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。与其忧患于得失,不如重视自己的身体。

因此,如果把保养自身看得比治理天下还要重要,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;如果像爱惜自身一样来爱惜天下,便可以把天下交给他。

 

第十四章

视之不见,名曰“夷”;听之不闻,名曰“希”;搏之不得,名曰“微”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今之道,以御今之有,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甲本内容,改“执古之道”为“执今之道”)

看也看不见,叫作“夷”;听也听不到,叫作“希”;摸也摸不着,叫作“微”。这三者很难说得清它们之间的区别,因此把它们混而为“一”来讲。

这个“一”,往上看它并不光明,往下看它也并不昏暗,反复探究也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描述,所以只能把它归结为“无”的存在。

这个“无”,并不是说它就等于“没有”,它只是拥有没有形状的形状,没有形体的形象,所以我们去感受它,也只能得到一个“恍惚”的状态。

面对着它,找不到它来自何方;跟随着它,找不到它将要去向何处。所以只能抓住它着落在当下的样子,用以驾驭当下之现实,从中找出它恒定不变的规律,这样就能知道它自古就有的原本模样。这种方法,是有效认知“道”的纲领和法门。

 

第十五章

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焉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浊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动之徐生?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不成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甲本内容,改“蔽不新成”为“蔽而不成”)

古时得道的人行事,玄妙不可言,幽深不可测。他的一举一动我都不明白他的用意,摸不清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,所以只能记录一些表象。

我只知道: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好像严冬冒着寒冷履冰过河;他思考谋划的样子就好像害怕四方邻国前来围攻;他庄重肃穆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在作宾客;他涣散不羁的样子就好像冰凌将要消融;他敦厚朴实的样子就好像没有雕琢的素材;他静寂幽远的样子就好像空旷的山谷;他浑沌天真的样子就好像江河的浑水。

然而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,就会变得清浊分明;安稳的时间长了,人们就会开始蠢蠢欲动。谁能在这个时候还依然保持浑沌与天真,安然而不为所动呢?

浊水清自上层始,江河浪由外边生。有道的人不会追求盈于其上的浅薄,溢于其外的躁动,而是始终安守于中。如此,方能葆有这原始的浑沌与质朴,葆有这原始的天真与灵性。

水如果装满了,就会盈于其外而脱离其本;物如果成形了,就会自成一体而脱离其母;心如果有成见了,就会有所偏私而不能守于中。所以持道的人不会让自己处于盈满外泄的状态,只有这样,才会不成、不分,而不离于道。

 

第十六章

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,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
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削减到极微弱,保持内心这种空虚宁静的状态。万物虽同时生长、发展,我只看它们源起于何方,最终归于何处。

万物虽变化纷纷,乱象芸芸,但最终都将回归于它们生命的起点,回归于一个相同的根源。得知其根,当知为无象无名无动时,此时为静。守其根,处其静,则复归于生命之源起。

复归于生命之源起,当能知万物生、存、往、复的运作规律。这个规律恒久不衰,恒定不变,此为“常”。明白了这个规律,则为“明”。不明白这个规律就主观妄为,则凶。

万物都遵循着这个规律,所以明白了这个规律,就能统御天下万物而无一弃之,此为“容”。能“容”者,必公正,以这个客观的规律不偏不倚的对待天下万物。

公正而又能容,故可以为圣人,为天下人之王。王行道于天下人,故有天之德;天行道于万物,故有道之德。依托于道,则能获得长久;持守于道,则终身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。

 

第十七章

太上,下知有之。其次,亲而誉之。其次,畏之。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:“我自然。”

最好的国君,百姓只知道有这么个人的存在,因为从来都不会受到他的侵扰,过着自然而然的生活。

次一点的国君,百姓会很亲近他,赞美他,因为感受到国君对他们的仁爱。

再次一点的国君,百姓对国君很畏惧,因为感受到国君对他们的严苛。

最次的国君,则百姓开始谩骂他,诅咒他,希望他早些完蛋,因为承受到国君对他们的侵害。

一个人先有信用不足,而后才会有别人对他的不信任。如何才能不让自己信用不足?正是要重视自己的语言而不要轻易许诺于人,不要随便发号施令。如此,则功成事遂,百姓都会说:“我们本来就是想这么干的啊。”

 

第十八章

大道废,有仁义;慧智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大道被废弃了,人们才会宣扬仁义;人们都开始投机取巧了,大家才会互相欺诈;六亲互相不和睦了,才会提倡父慈子孝;国家昏乱而奸臣遍地了,才会彰显出忠贞之臣。

 

第十九章
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,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绝学无忧。

不要把自己当成圣明的人而随意驱策百姓,不要把自己当成智慧的人而以权术驭使臣民;不在百姓中推崇贤达的名声,不在百姓中提倡机变的智巧,如此百姓将获得百倍的好处。

不要对人民宣扬仁义以毁坏其淳朴,不要引导百姓追求仁义之名以毁伤其天性,如此百姓将重新回复孝慈。

不使用机巧的智慧对付百姓,不使用便捷的技巧治理国家;不把机巧之心当成明智,也不把获利的捷径看成聪明,这样盗贼就不会出现。

以上三种道理,用文字并不能很好的说明清楚,故统一为一个前提:表现出本真,恪守住淳朴,减损自己的私心和欲望。如此则无需学习治国的技巧,也不用再为国家的发展而忧虑。

 

第二十章
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,其未央哉。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我独泊兮,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。傫傫兮,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,沌沌兮。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;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众人应诺接受的,和众人呵斥反对的,相差到底有多大?众人喜欢的和众人厌恶的,相差又到底有多远?如果很多人都畏惧的东西,那么其它人也不能不畏惧。这种让人昏聩不明而盲目依从的风气,到底会持续多久呢?

所以众人熙熙攘攘,兴高采烈的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,如同在春天里登上高台眺望美景。但我却一个人淡泊独处,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样子,如同婴儿还不会用笑来亲近大人,如同浪子一样没有自己的归宿。

众人都过得富足有余,唯独我却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。我真是怀有一颗愚人的心啊,是那么的不晓事理。一些连庸俗之人都很清楚的东西,唯独我迷迷糊糊;一些连庸俗之人都很明白的东西,唯独我浑浑沌沌。

如同海一样深远啊,我的浑沌;无极无限啊,我的迷糊。众人都接受教化,听从规矩;唯独我愚顽不堪,冥顽不灵。我的表现总是和别人不一样,因为我遵从的是天地万物之母——道,而不是世俗的教化。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上一篇:老子学院(研究院)成功举办了第十四期老子文化大讲堂 - ( 汇众新金融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通解(21-40) - (国际道学网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