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通解(41-60)_公告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3月28日  |  星期四  |  甲辰年二月十九  |  简体

《道德经》通解(41-60)

2020-10-31 | 来源: 国际道学网 | 作者: 大师兄 | 阅读:2807

四十一至六十

第四十一章
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颣。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真若渝。大方无隅,大器免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乙本内容,改“大器晚成”为“大器免成”)

上乘之士听了道,就会勤奋的依照它去实行;中乘之士听了道,有时候能实行一下,有时候忘之脑后;下乘之士听了道,哈哈大笑。下乘之士之所以为下乘之士,正是因为他毁弃天性,道性浅薄,如果这样的人听了道也能勤奋的依照它去实行,那道也就不是道了。

因为上乘之士太少,中下乘之士太多,所以立言在此:光明的道路在世人眼中好像昏暗不清;前进的道路在世人眼中好像在后退;平坦的道路在世人眼中好像崎岖不平。

最高的德性在世人眼中好像山谷一样低下;纯净的洁白被世人看作是污浊;宽广的德性世人总觉得还不够博大;有德的行为在世人眼中就好像偷偷摸摸;纯真朴实的品质世人却认为是有缺陷。

其实,真正的大方之形,不会让人看到它的边角;真正大的器物,是不可能通过人为造就的;真正大的声音,别人反而听不出来;真正大的形象反而无形。

造生天地,生养万物的道,别人却连它的名字也不知道。但正是因为有道的存在,天地万物才能凭借它生、存、发展到现在的盛大状况。

 

第四十二章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人之所恶,唯孤、寡、不穀,而王公以为称。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“一”,是谓“无”,它浑然一体,不可分割,故而为一;“二”,是谓“有”,因为它脱出浑沌,必分清浊高下,割裂而有差,故而分化为二(阴阳);“三”,此二者负抱而成一个新的整体为“和”,故而为三。

阳,往外往上扩散,所以需要有一个相反的力来抱住它,不让它散失至殆尽。阴,往下往内收敛,所以需要有一个相反的力来负住它,不让它内陷至虚无。阴不塌陷阳不浮散,则为“和”,万物由此而得以生成。

至于“冲气”,它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,只有在阴阳共存为一体的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,类似一个缓冲空间。有“冲气”存在,则阴阳即使短暂失衡,也可以被调整回来而不致损毁。所以“冲气”足的事物,大多柔韧;“冲气”虚的事物,大多坚强。

天下人最不喜欢的,“孤、寡、不穀”,但王公却用来自称。因为只有背负住了这些大家都不喜欢的,大家所喜欢的才会源源不断的产生。所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浅薄之人,要么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贬损结果反而使之得益,要么是用自己的方法去增益结果反而使之受损。

人们白天学到认为比较好的道理,晚上就会拿它教给别人。“作为承载一国的梁柱(国君),如果太过强横而不知守柔处下,往往不得好死”,这是从我这里开始传下来的一个道理。

 

第四十三章
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,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,在最坚硬的事物之间纵横驰骋也不会受到伤害;柔弱到无形无质,就可以出入各种没有空隙的地方也不会受到阻碍,我由此而得知无为的好处。

如果以无为来行事,就可以遍及天下任何角落而不会受到阻碍,就可以让最乖僻的人接受而不会受到苛责。圣人不言,则民众自由争鸣,自主自立;圣人无为,则民众熙熙攘攘,各有所为。无为和不言之教的好处,天下很少有人能知道,能做到。

 

第四十四章

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名誉和身体相比,哪个对你更重要?财货和身体相比,哪个对你更珍贵?得到和失去相比,哪个让你更加的苦恼?

所以说,过份的喜爱,失去的时候就会无比难过;得到的越多,收藏的越多,可以失去的东西就越多。

因此,知道满足,就不会招致折辱;知道适可而知,就不会招至灾祸。如此才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长久,健康的生命长久。

 

第四十五章

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躁胜寒,静胜热。清静为天下正。

最大的成就看起来好像总是有缺陷一样,因为如此才可以得到不断的成长和完善。如果被称为完美,那它也就固定了,成了不会成长的死物,死物又如何能称其为“大”?所以说“其用不弊”,时时更新之故。

因此最大的充盈看起来好像总是装不满,但正因为这样,它的作用才不会穷尽。正如杯子如果装满了,它的作用也就尽了。大直若屈,最快达到目标的路,看起来反而总像是在绕弯子。大巧若拙,最大的灵巧,看起来反而总是表现得很笨拙。

我们对自然产生的素材进行雕琢,不正是因为觉得这些素材不够灵巧么?却不知这些素材,才是真正的至巧。我们永远也造不出一根树枝,一只蚂蚁。大辩若讷,最好的辩白方式,看起来反而是讷言少语。

躁动虽然可以祛除寒冷,但同时也让人过度消耗而亏空身体。正如鲜花着锦、烈火烹油固然可以彰显繁华,但同时也让国家过度消耗而亏空国力。唯有“不欲”才可以消除躁动以温养身体,唯有安宁才可以休养生息以蓄养国力。

“不欲”为“清”,“安宁”为“静”,所以清静才是天下得以安定繁荣的根源。

 

第四十六章

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;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顺道而治理天下时,军马用来协助耕作;悖道而治理天下时,军马都会在战场产仔。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,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,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。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所以一个人自己知道满足而得到的满足,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。

 

第四十七章

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。

不要走出生养自己的门户,脱离自己的根本而向外追求,恪守住天下万物之本源才能知晓天下;不要被万物的声色变化所迷惑而去追逐表象,把握住天下万物的内在运行规律方能明知天道。偏离万物的本源和本质越远,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。

所以如果把眼光专注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,就会被无穷的声色变化所迷乱;如果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追逐无穷的见闻知识上,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。这类事情干得越多,与道偏离得就越远。

因此圣人从来也不会依靠亲身经历来明白其中的道理;不会通过亲眼看到来认知事物的本质;不会追求亲自动手施为来建立功业。

 

第四十八章
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对于知识的学习,随着时间的增长,会让你掌握的知识会越来越多,以至于把脑袋塞得像个小图书馆。但对于道的学习,却会让你脑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少,以至于清心寡欲,神清心明。

一少再少,最终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。运用无为,就可以无所不为。若要取得天下,就得让天下太平无事,一旦把天下折腾得混乱不堪,也就不能取得天下了。所以从事于让天下“无事”的工作,唯有“无为”可以胜任。

 

第四十九章

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圣人在天下,歙歙焉;为天下,浑其心。百姓皆注其耳目,圣人皆孩之。

圣人没有自己固定不变的主观意志,而是虚以待物,顺时应势。所以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行施加于民众,而是顺应民众的意志。

对于明道的人,和不明道的人,我都用符合道的行为去对待他们,这样才能把道施行于天下,让天下人都得到“道”。同样的:对于诚信的人,和不诚信的人,我都待之以诚信,这样才可以让天下人都得到“信”。

所以得道的圣人行走天下,会像婴儿一样,收敛自己的主观欲念和偏私;治理天下,会像婴儿一样,用一颗浑沦的心对待天下万物。

百姓不论长相美丑还是聪慧愚鲁,在圣人眼中都是同等而无差别的。圣人就像亲善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善他们,一视同仁而并无偏私。

 

第五十章

出生,入死。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人之生,动之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。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措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

出离母体为生,重归母体为死。从出生到死去,有十分之三的人是自然死去,得了善终;有十分之三的人是遭受意外死亡;还有十分之三的人,是本来可以得到善终,但却自己找死的,以其妄动所致。

生之徒,是指没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;死之徒,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。但还有一些人,想要让自己得到更多,活得更好,活得更长久,结果反而遭到横死。为何?因为他们太过注重对自己的进补增益了,欲求不满,欲望过重。

被主观欲求控制了头脑,往往就会失去本心清明,抛弃根本而追逐外物,以致看不清形势,妄动入死地而不自知,这正是导致他们横死的原因。

我听说有一些很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,在陆地上行走不用躲避犀牛老虎之类的猛兽;在军队之中不用披挂铠甲。对他犀牛用不上自己的角,老虎用不上自己的爪,兵器用不上自己的锋刃。为什么呢?

因为他知道天下的运行规律,故而可以洞观形势,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,知道如何做安全如何做危险,所以不会陷入必死的局面。

 

第五十一章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刑之而器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长之,育之,亭之,毒之,养之,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
(注:本章参照帛书乙本内容,改“物形之,势成之”为“物刑之而器成之”)

道生成万物,而用德来畜养它们,浅薄之人刑伤万物,把它们做成供自己使用的器具。

没有树愿意被刀劈斧砍做成器物,也没有人愿意被强行改造成别人想要的样子。所以万物之所以尊道而贵德,并不是因为道和德被赋予了高贵的名号,而是因为它让万物得以保全天性,自然成长。

因此道生成万物,而用德来畜养它们,万物由此得以成长、发育、繁荣茂盛。成熟之后本体萎落,但又留下新的生机在孕育之中,从而又复归于欣欣向荣。如此周而复始,则万物得以生生不息。

生养万物而不居为己有,荣发万物而不自恃为恩德,成就万物而不去主宰它们,这就是道所表现出来的至高德性。

       

第五十二章

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,是为袭常。

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始,这个起始是造就天下万物的根源。掌握了天下万物的根源,就能知道由这个根源所造就的一切事物,明白它们的运作规律。已经明白了天下万物的运作规律,又能把握住它们的根源,如此则做什么事都不会失败,终身都不会有危险。

不使用耳目向外视听,就不会让事物的外在表象,影响自己对它们本质的把握;不脱离自己赖以生存的门户,就不会舍本逐末去向外追求,如此则终身都不会忧愁。而如果开始启用耳目去辨识真相,开始离开自己的根本去追逐外物,如此则终身都没有救了。

“小”,即为“子”,掌握了万事万物的运作规律,叫作“明”;“柔”,即为“母”,把握住了万事万物的根源,这才是真正的高强。

运用万事万物折射出来的“光”,复归于其源始出处为“明”;通过万事万物展示出来的现象,探寻到其本质为“明”。遵循这样的规律去行事,就不会给自身留下灾祸,因为这是正确掌握并运用了道。

 

第五十三章

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。服文彩,带利剑,厌饮食,财货有余。是为盗夸,非道也哉!

如果我对道稍微有所认知,那么行走在大道上,我就会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,所以不敢凭借自己的主观妄然行事。

大道非常平坦,然而既然道给出的大路已经很平坦了,却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走偏邪的小路呢?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方设法去走所谓捷径呢?

朝政无人打理,田地一片荒芜,仓库非常空虚。但却有人穿着华丽的衣服,行走佩带利剑,山珍海味吃到厌烦,财产货物多到用不完。

这些人即没有政治之能,也没有生产之技,更不懂得如何让仓禀充实,那他们为什么还能过得如此奢靡,财货有余呢?

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一群走捷径的盗贼,把绝大部分人的生产都盗取来据为己有。而正是因为这些走捷径的盗贼掌控了国家,以致天下失道,才会把人民逼得去走小路。

 

第五十四章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
善于建树的人,他建树的东西不会被拔除;善于持守的人,他持守的东西不会被解脱。他的建树和持守恒在,因此得以被子孙后代祭祀不绝。

把这个道理运用于自身,那么他就具备了真实不虚的德;运用于家庭,那么他的德就能造福他人,称之为有余;运用于乡里,那么他的德就比较茁壮了;运用于国家,那么他的德就非常丰厚了;运用于天下,那么他的德就博大无边了。

所以站在身的角度来审视身,站在家的角度来审视家,站在乡的角度来审视乡,站在国的角度来审视国,站在天下的角度来审视天下,就能知道它们通行的是一个道理。我为什么能知道天下的状况呢?正是依据于此。

 

第五十五章

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。蜂虿虺蛇不螫,攫鸟猛兽不搏。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,精之至也。终日号而不嗄,和之至也。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具备深厚德性的人,就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,蜂蛇毒蝎不来伤害他,恶鸟猛兽不来捕捉他。筋骨柔弱而拳头却握得很紧,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而生殖器却自然勃起,这是由于精气充沛之极的缘故。

他终日号哭却不气逆。这是因为婴儿哭泣的行为,并非使用主观意识强行役使自己的身体,所以能与身体机能相和谐达到极至,因此对身体没有伤害。

对于人来说,行为与身体机能相和,这叫作“常”;知道如何能达到这个“常”,也就是能清楚的认知自己,叫作“明”。

不能顺应这个“常”,却一味追求对身体的进补增益,只能称之为“祥”,是一种违背自然的怪诞现象。不能顺应这个“常”,却一味强行以“心气”役使自己的身体,只能称之为“强”,是一种违背自身运作规律的不自然状态。

事物太过强横就会衰老,因为没有顺应万物生发之道的自然规律。违背了这个规律,就会早早的灭亡。

 

第五十六章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;挫其锐,解其纷;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
明白道的人,他说不出来;因为他知道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,并非真正的道。

不要被万物的声色表象变化所迷惑,而是能把握住它们的本质;不要走出自己赖以生存的门户向外追求,而是恪守住本源。与大道普照的光芒混同为一,不偏不倚的对待天下万物,折去与道相冲的锋芒,解除与道相悖的想法和行为。

大道就像阳光一样普照万物,就像微尘一样均匀的分布在天地之间,不偏不倚,任何事物都能均沾。这,就是“玄同”。

因此对于达到这种境界的人,既没有办法与他亲近,也没有办法与他疏远,因为他就像影子一样不离不弃;既没有办法让他偏爱于你,也没有办法让他侵害于你,因为他就像尺子一样公正无私;既没有办法让他仰视你,也没有办法让他轻贱你,因为他就像准绳一样不上不下。所以他得到了天下人的尊重。

 

第五十七章

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民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朴。”

用中正不倚的方式治理国家,用诡诈智巧的方式领兵作战,以清静无为的方式取得天下。我凭什么知道应该是这样的呢?

因为天下的禁忌、约束越多,民众就越贫苦;民众都像士兵一样手执利器,凶猛好斗,国家就混乱不堪;民众投机取巧的智慧越多,各种不可思议的邪异之事就会层出不穷;法令禁制越繁多越精细,盗贼就会越多。

所以圣人说:“我不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行管理百姓,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发展;我喜好清静而不折腾百姓,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谐安宁;我不人为生事而侵扰百姓,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;我不为自己的私欲而驱使百姓,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实。”

 

第五十八章

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,孰知其极?其无正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,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国家政令宽厚,则民众淳朴真实;国家政令繁苛,则民众狡诈多智。祸患中往往隐含着幸福,幸福中往往又潜藏着灾祸,如此循环往复,谁知道哪里是它的尽头呢?

铅垂处于中正位置的时候,就会静止不动,但只要把它移动到偏斜的位置,就会左右摆动而永无休止,因为它失去了中正。所以当人们把中正的看成是邪异的,邪异的看成是中正的;好的看成是不好的,不好的看成是好的之时,祸福就会循环往复而永无休止。

人们已经沉迷于其中很久了,随着年长日久而越发难以自拔。所以圣人虽然坚守原则品行端方,但不会因此而攻击伤害别人;虽然目光锐利一针见血,但不会因此而讽刺中伤别人;虽然心地坦荡率真直爽,但不会因此而肆无忌惮;虽然明白四达尊贵无双,但不会因此而让人难以亲近。

 

第五十九章

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夫唯啬,是谓早服。早服谓之重积德,重积德则无不克,无不克则莫知其极。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。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。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
无论是在人间世闯荡,治理人事;还是在天地之中生存,服侍上天,都没有比收敛自己的欲望而不妄作,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为更加重要的了。

“啬”,则清心寡欲,就不会妄为;不妄为,就能早早的顺应于道,就会让自己的德性慢慢积累起来。德性积累深厚以后,就可以用人之力,用天之力,反而比那些耗体费神、死而后已的“有志”、“强行”之士更早达到目标。

所以重视并积累自己的德性,就没有什么事是处理不好的;什么事都能处理得好,别人就看不到他能力的极限;让人看不到他能力的极限,就可以畜养一国之众;只要治理国家的根本(德)不丢失,就可以保持长治久安。

因此,牢牢固守住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,紧紧把握住自己赖以生存的本源,方能得到长久长存。

 

第六十章

治大国若烹小鲜。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。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伤人;非其神不伤人,圣人亦不伤人。夫两不相伤,故德交归焉。

治理大的国家,就好像烹制小鱼一样,不能随意的翻来翻去,否则一来二去小鱼就被翻烂了。

用道去治理天下,则鬼神都不再灵验了;并不是鬼神不再灵验,而是因为鬼神不能再对人造成伤害,让人畏惧和害怕了;并不是鬼神不再伤害人,而是因为圣人也不伤害百姓。

圣人不伤害百姓,则百姓得以保全本真,和谐安宁,所以也不去伤害圣人。两不相伤,正是因为圣人以道治国,百姓遵从于道,上下共同侍奉于道,则德满天下。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上一篇:《道德经》通解(21-40) - (国际道学网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通解(61-81) - (国际道学网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