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说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”,你要这么理解可就闹笑话了_要闻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4月24日  |  星期三  |  甲辰年三月十六  |  简体

鲁迅说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”,你要这么理解可就闹笑话了

2020-11-09 | 来源: 国际道学网 | 作者: 大师兄 | 阅读:2385

鲁迅先生曾经说过:“

中国根柢全在道教

”,这句话在今天被人们广为引用,认为是对“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”的“肯定”。然而却另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,认为这句话其实是鲁迅对道教最无情的批判。事实如何呢?

1918年5月,鲁迅在《新青年》首次使用笔名“鲁迅”和“唐俟”,分别发表了短篇小说《狂人日记》和新诗三首。鲁迅好友许寿裳读到《狂人日记》后,认为很像鲁迅的手笔,就写信去问。鲁迅在给许寿裳的回信中说:


《狂人日记》实为拙作,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,亦仆所为。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,此说近颇广行。以此读史,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。后以偶阅《通鉴》,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,因成此篇。此种发现,关系亦甚大,而知者尚寥寥也。

《狂人日记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“吃人”旧文化宣战的檄文,虽然鲁迅在回信及《狂人日记》之中,并没有直接说道教“吃人”,但“以此读史”,即以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”的观点读史,“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”。一个

“食人民族”国度的根柢

,当然是要被重点批判和拔除的对象,又哪里有半分赞美之意了?

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宇先生也在文章《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”是肯定道教吗?》中指出:


《狂人日记》的“吃人”,“是鲁迅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愤怒揭露,也用它来概括中国的全部历史,便是从《(资治)通鉴》里见到的‘食人民族’。因此,所谓中国的根柢,实指其‘吃人’的本质。由是可见,鲁迅当时对于道教,是视作为批判的对象,甚至于将其看作中国文化劣根性的重要原因。他对道教的评价,完全是否定的。”

其实从鲁迅评点道教的言论中我们也能看出,鲁迅本人,对于道教可以说是绝无好感。比如他就曾经将道士、仙人与儒生、戏子等同看待,认为他们都是属于“

昏乱的人

”——道士所讲的“阴阳五行”,仙人的“静坐炼丹”,与儒生所讲的“道学”(理学),戏子的“打脸打把子”,都是一种“昏乱病”,应当“从现代起,立意改变”,予以“扫除”。


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,昏乱的人,定然不少:有讲道学的儒生,也有讲阴阳五行的道士,有静坐炼丹的仙人,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。(《随感录》三十八,1918年11月15日)

他还把道士谈论的那一套鄙称为中国“

永久不变的人性

”,认为是造就国民麻木和昏聩的根源。


在中国,从道士听论道,从批评家听谈文,都令人毛孔痉挛,汗不敢出。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“永久不变的人性”罢。(《文学和出汗》,1927年12月23日)

在鲁迅先生眼中,儒教固然毒害无穷,然而孔子的招牌下其实已全是道教门徒,秉持的是庄生“

混沌

”之思想:梦与觉不分,是与非不辨,关闭耳目,昏昏沉沉。而正是这种思想,造就了旧中国国民昏聩麻木的现状,所以他才赫然发现: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”。


“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,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。‘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’,是与非不想辨;‘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,蝴蝶之梦为周欤?’梦与觉也分不清。生活要混沌。如果凿起七窍来呢?庄子曰:‘七日而混沌死

。’”(《论语一年——借此又谈萧伯纳》,1933年)


此前于1920年7年,鲁迅二弟周作人撰文《乡村与道教思想》,说得已经非常直接明了,他说:


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,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,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……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,总说有儒释道三教,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,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,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。我们不满意于儒教,说他贻害中国,这话虽非全无理由,但照事实看来,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了。

因此,鲁迅又在《小杂感》中指出:“人往往憎和尚,憎尼姑,憎回教徒,憎耶教徒,而不憎道士。懂得此理者,懂得中国大半。”

宗教都具有排他性,那为什么中国人“憎和尚,憎尼姑,憎回教徒,憎耶教徒,而不憎道士”呢?因为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了。懂得了这个道理,就懂得中国大半,然后以此读史,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。

所以鲁迅这句名言,倒的确可以用来佐证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然而地位如何“

重要

”是一回事,说道教的“地位和作用”被“

肯定

”,则是另一回事。倘若处于敌对的阵营,则敌方越重要的东西,就越应该被率先消灭。鲁迅敌视旧中国传统文化吗?这是毫无疑问的。所以如果把他这句名言当成是对道教的肯定而四处宣扬,恐怕要贻笑大方了。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上一篇: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! - ( 实习小神仙)
下一篇:道家的兴起|老子、庄子,谁是道家的创始人? - ( 国学新知堂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