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02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癸卯年四月十五  |  简体

庄子人生三重境界:等风来,乘风起,随风去!细细品味,看透人生

2021-01-12 | 来源: 阿昊谈古今 | 阅读:1735

庄子可能是最喜欢鱼的哲学家了。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”大家都读过庄子的《逍遥游》吧。

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 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 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”

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神奇无比的鲲鹏的形象。鲲鹏等风来、乘风起逆风行,到最后如果能够取消对风的依赖,就能实现逍遥的境界。


人生其实也是这样,人生是从有所待到无所待进化的过程,你掌握了无所待,你就能成为庄子眼中的至人、神人和圣人。

为何《庄子》的开篇,就是逍遥游?因为逍遥游中寄托了庄子的人生理想。狡猾的庄子,把人生的三种境界藏在鲲鹏扶摇而起的故事中,让我们去细细品味。


等风来


庄子在《逍遥游》里写的第一条鱼,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,能化作鹏,遨游于九天。它会乘着六月的风,飞去南冥。 可是庄子却说它不自由,一旦没有风,就只能从高空坠落。那时候有一个名叫列子的人,能够驾着风在天上飞,跟神仙一样。但是没风,他也要发愁。

站在风口,谁都能飞起来。这样的自由,靠的是外物。是靠着财富,名声,才能够填补自我的空虚。

等风来,在庄子的智慧中,就是

不为物所累。


乘风起


《庄子·秋水》中记载“有一天,庄子和惠子路过濠水的桥上。庄子说:“你看这些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。”惠子却说:“你又不是鱼,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?”庄子立刻答道:“你又不是我,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?”

生活就像一出戏,我们不在别人的曲目里,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。鱼的快乐是自由嬉戏在水中,人的快乐是能够自然生长在世间。人最大的悲哀就是:你明明与众不同, 却总希望和别人一样。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,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

乘风去,在庄子的智慧中,就是

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


随风去


天命无常,人如风絮。

不知道哪一天属于你的池塘水就干涸了,和你相伴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场。人与人都是相伴而行的旅者,只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。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,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庸。

杜甫曾经和李白结伴而行,策马江湖。杜甫羡慕李白的洒脱和潇洒,崇拜他的天赋与才华。可惜我心向山,君心向水,他们终究挥手而别。

写不出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那就“写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

随风去,在庄子的智慧中,就是

找到自我

我的身体和灵魂是完全自由的,我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欲望,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功利,我的手段就是目的,目的就是手段,我已经化为宇宙中的一切,实现了人生的超越,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,无所待的逍遥境界。达到这种至高无上境界的,只有至人、神人和圣人,因为在庄子看来,至人忘记自己,神人忘记功利,圣人消亡了称号。



上一篇:《道德经》:气傲皆因经历少,心平只为折磨多! - ( 汉果)
下一篇:教育孩子难免情绪失控,学学庄子的“空船理论”,解决无谓的情绪 - (育妈妈记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