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02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癸卯年四月十五  |  简体

《道德经》:不以世俗得失为祸福,才有人生真正的自由

2021-06-10 | 来源: 国学书舍 | 阅读:1404

一、

世间的客观规律,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,正是因为我们理解不了这个世界,所以才会因为这个世界而苦恼。

就好像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: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,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。

就是因为他的认知超越了世俗的局限,而能够站在以超越世俗的客观理性上去审视问题,无所谓得失,无所谓来去,无所谓生死,而这也是人生所要追求的终极自由。

《道德经》之中有一句话说: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天下的人都知道美所以为美,那么丑的概念就形成了;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,那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。

人生之所以存在好坏美丑、吉凶祸福,并不是因为事物真的呈现了所谓好坏的一面,而是当人站在不同的立场,带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去审视问题的时候,才能得出自己所以为的世俗结论。

也就是说事物本身无所谓善恶,所谓善恶就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所主导,从而产生的定论。

而对于人生来说,最重要的则是当我们心中的定论存在的那一刻,那些关于好坏得失,善恶祸福的痛苦情绪,也就自然而生。

我们拿一个人创业这件事情来举例子,当一个人在创业的时候,在追求人生富贵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,他会自然而然会将这些坎坷定位为人生的负面状态,并且会将这一段时间称之为糟糕黑暗的时刻。

甚至在生活中会有一些性格极端偏激之人,当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时,会出现一些自杀等极端的念头,

但是如果有一天,生活真的满足了他所祈求的功名富贵之后,他又会非常得意,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最有能力的人,且会将自己所处的处境定位为吉利的,有福气的。

这种局面表面上看是如了他的心意,但实际上这未必是一件好事,因为说不定人生的祸事就藏在他的得意之中。

正如很多人所说:“创业容易守业难”,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是败在“初创”时期,而是败在“守成”时期,比如在“守成”这一段时间,因为过于得意养成了膨胀奢靡的习性,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延伸,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怎么能说他身处得意的时候是一件好事呢。

所以说吉凶祸福是一种心理现象,是我们看待问题之后产生的心理现象,并不是事件本身呈现的客观本质,因为他的客观本质是无善无恶的。

二、

《道德经》说了这样一句话: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

世间的事物都是福祸相依,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,只会在事物变化的过程中以主观意识给事物判定为“得失祸福”的不同面,以这样的不同面产生不同的情绪,犯了被事物奴役自身的错误。

如果换一种心态,真正的认识、理解、参透事物自然的存在状态,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干涉,也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企图掌控,就会在跳出主观意识之后,获得更多精神的自由。

就像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

肩吾问孙叔敖:“您三次出任令尹却没有显出荣耀,三次被罢官也没有露出忧愁之色,最初我都不敢相信,现在看到您容颜舒缓,您心里是怎么想的呢?”

孙叔敖说:“我并无过人之处,我以为官职到来不必退却,离开不必阻止,都是并非出自我自身,所以没有忧愁之词,我也没有过人之处。况且我不知道这荣华是落在别人身上,还是落在我身上,落在别人身上与我无关,落在我身上与别人无关。所以能够悠然自得,踌躇满志,高视八方,哪有闲暇去顾及他人尊卑贵贱呢。”

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之后,就说:“古时候的圣人,最有智慧的人是不能说服他的,最美的女人也不能使他淫乱,强盗也不能抢劫他,就是伏羲和黄帝这样的人也无法和他结为朋友。死生算是一件大事了,却不能使他有什么改变,更何况爵位和俸禄呢。像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不会有阻碍,潜入深渊不会沾湿,出身卑微不会感到贫乏,精神充满天地,将全部奉献给人,自己却越发感觉到充实和富有。”

人生最大的自由就是超越世俗的自由,在他的世界中,没有所谓世俗定论的得失祸福,一切都是顺应自然。

就像道家思想中所指的圣人一样,他能理解事物的变化的根本和真实存在的内涵,以此抛弃世俗的主观意识的作用,用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人和事。

这样不仅能够以此避免自己多余的情绪,还能在理解事物的同时,使自己身处在主动位置,这看似是一种消极的无所作为,但实则是一种真正的积极法则,这才是

人生自由

的智慧。

作者|国学书舍

品读国学智慧,感受古人文化,体悟不一样的世界,看见不一样的人生。

上一篇:庄子曰:大道无形,妙不可言。无有为有,何处真有呢? - (我心无碍即菩提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:中国哲学思想的泉源 - ( 明伦书院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