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02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癸卯年四月十五  |  简体

《道德经》里的这四句话,道尽无穷的人生智慧

2021-06-27 | 来源: 泡芙食堂 | 阅读:1725



《道德经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,其内容涵盖哲学、伦理学、政治学等诸多学科。从古至今,《道德经》的注本不计其数,足见其影响之巨。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对《道德经》赞不绝口,鲁迅先生曾说过“ 不读《老子》一书,就不知中国文化,不知人生真谛。”,尼采也曾评价道:“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——《道德经》,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,满载宝藏,放下汲桶,唾手可得。”。



《道德经》是老子一生思想的结晶,也是一部被誉为“万经之王”的神奇之书。

上到万物起源,下到为人处世,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本源都想得非常通透。



1.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


译文为:

福依偎在祸枕边,祸潜伏在福床下。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,它们相互依存,也可以互相转化。 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,戒骄戒躁,倘若狂妄自大,反而滋生灾祸;在逆境中百折不挠,勤奋刻苦,可变逆境为顺境。


老子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矛盾思维。它告诫人们,事物都有两面性,并且可以互相转化。当你处在顺境,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,且不可志得意满,忘乎所以,骄傲狂妄,恣意妄为,说不定祸患正在暗中滋生,灾难正在悄悄向你靠近,由福转祸,由兴旺变衰败就在转瞬之间。


君不见,多少豪门巨富,万贯家财,一时间灰飞烟灭,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!


当你身处逆境,穷困潦倒,陷入人生低谷时,千万不要气馁,永不言败,永不言弃,要百折不挠,屡败屡战,咬紧牙关,坚信黑暗就要过去,曙光就在眼前,只要努力付出,逆境就会转化为顺境。



2.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 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



译文为: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?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?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?过分的爱名逐利,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,过于积敛财富,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。



名誉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呢?身体和财务哪个更重要呢?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呢?过分珍惜必定会造成大量耗费,丰厚祸藏必定会造成惨重损失。


道家思想极其注重养身的道理,在老子眼中,身体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,我们虽然需要看淡生死,看透躯体在世间的存在状态,但是在生命过程中,不应该因为外在的事物而损害了自己拥有的身体。


所以道家思想中提倡的“贵生”的道理,就是让我们珍爱自身的生命,但是世俗之人却在世俗之间过分耗费精力,做一些百害而无一益的事情。



身体是灵化之物,由天地的一切机缘共同促成,我们降临在天地之间,本身就是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过程,而你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,这是多么可耻的浪费。




3.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

祸患痛苦的来源都是因为不知足,灾难险恶的来源是因为贪欲过分。


当今世界,物欲滚滚。


很多时候我们迷茫、痛苦、焦躁,其实并不是命途多舛、生活实难,而是都是因为自身的不知足导致迷失了方向,从而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。



哲学家伊壁鸠鲁就说过,“谁不知足,谁就不会幸福”。不必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追逐身外之物上面,清心将得从容,寡欲则会多寿。



知足常乐,幸福不请自来。



四.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

译文为:

柔弱弯曲则可以保全,屈枉则可以直伸,有低凹的地方才能装满,敝去旧的才能有新的,拥有的少取的才能多得,贪多反而会迷惑。


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,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,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,破旧反而能生新,少取反而能多得,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。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。不自我表扬,反而能显明;不自以为是,反而能是非彰明;不自吹自擂,反而能功勋卓著;不自高自大,反而能长久。

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,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。古人所说的“曲则全”等话,怎么会是空话呢?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。




《道德经》距今三千年,其实它的思想和方法都来自于更为久远的“羲黄大道”,从伏羲、黄帝、尧舜禹,到老子,一脉相传到如今。



当今,虽然没有“道家”这个学派,但《道德经》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,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。


上一篇:庄子:你也许一直活在虚拟世界,从未真实活过,细思极恐 - (有画说艺术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帛书版:得道之人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- (道家大师兄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