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02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癸卯年四月十五  |  简体

庄子:不与别人比,好好活自己!

2021-08-06 | 来源: 人生五味 | 阅读:1350

「来源: |古文观止 ID:gwgz123」

从前有一个贫困的小女孩,她每天都能看到家里更有钱的女孩穿着漂亮的新鞋子,态度傲慢地从她面前走过,所以她每天都会哭泣不止。

直到有一天,女孩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简陋的家中,懂事地帮父母做家务。

原来,她今天看到了一个没有双腿的人。

俗话说的好:“人比人,气死人”。

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,又有多少日子可以挥霍在生闲气上呢?活在别人的目光里,终究是浪费自己的人生,还不如好好的活自己。

1

做好自己,不要勉强

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个名叫曹商的人,受到宋王的嘱托出使秦国。在他前往秦国之前,宋王特别信任他这个使者,就送给他几辆马车作为赏赐。

当他到达了秦国见到了秦王之后,秦王也十分赏识他,大方地赐给了他一百辆马车。

曹商完成使命回到宋国,正遇上生活清贫的庄子,于是出言讽刺:“你虽然是个贤人,如今却住在简陋的破屋里被迫卖草鞋养家,而我呢,可以代表宋国出使秦国,获得了丰厚的赏赐。”

庄子听罢,并没有生气,他不急不缓的说:“我听说秦王生了病,需要召请医生,用嘴帮他吸出毒疮中的脓血,可以获得一辆车子的赏赐;而为秦王舔痔疮,可以获得五辆车子的赏赐。医生治疗的部位越是难以启齿,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。你应该是给秦王舔过痔疮吧?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赏赐呢?”

别人的评价,再刻薄都是别人的,自己的快乐,再简单也是自己的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场,谁都不需要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而勉强改变自己。

这个世界终究有很多人,我们就算是苛求自己完美无瑕,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。

好好地做自己,不要被别人的闲言碎语,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追求。

你做你的使者,我卖我的草鞋,人各有志,不必勉强。

2

做好自己,宠辱不惊

庄子曾在《逍遥游》中写道: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”

就算全世界都在赞美我,我也不需要卖力讨好;就算全世界都在指责我,我也不需要沮丧低落。

人生,最终活的就是这种宠辱不惊的强者姿态。

这个世界是变化万端的,有穷人就有富人,有人出生在寒窑,就有人出生在别墅。这个世界上数量最多的,还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。放眼天下,比我们强的人千千万万,不如我们的人也有万万千千。

或许你在羡慕别人的财富和地位,殊不知,对方也在羡慕你其乐融融的家庭。

出身的贫富贵贱我们无法选择,也没有孰是孰非一说。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出身和人格魅力,才构成了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。

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高贵就以自我为中心,因为宇宙离开了谁都可以继续运转;也不能因为自己出身平凡就自暴自弃,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。

生而为人,我们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价值,没有一个人是“无用”的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摆正心态,不用攀,不用比,不用自己气自己!

人生在世,我们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生活。别人可以有别人的山珍海味,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粗茶淡饭。

别人可以去马尔代夫冲浪,我们可以抱着小孙子一起去公园。

人生百态无美丑,活出自己,就是最大的精彩。

人生是一场无问西东的旅行,能走到哪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们是否用心地欣赏过沿途的风景。

3

做好自己,与时俱化

有一天,庄子和众弟子们一起进山,他们在山中看到了一棵大树。树下有一个伐木工人,他只是悠哉地坐在树荫里乘凉,没有砍伐的意思。弟子们问伐木工人,为什么不砍这棵树。伐木工的答案是,这种木材是不能使用的。

庄子不禁感慨:“正是因为这棵树没能成材,才可以活得这样长久啊!”

一行人离开了大山,来到庄子的一个朋友家借宿,热心的朋友想要杀鹅款待他们。动手之前,仆人询问主人:“这两只鹅一只会叫,另一只不会叫,我到底该先杀哪一只?”

朋友不解思索地答道:“先杀那只不会叫的。”

第二天,弟子们想到前天发生的事情都很困惑,他们询问老师:“昨天山里的那棵树,是因为不成材才免于砍伐,而家中的这只鹅,却是因为不会叫才被杀死。老师,您说我们是成材好,还是不成材好呢?”

庄子笑着答道:“此刻最聪明的选择,似乎是让自己处于材与不材之间,其实这样是不够的,最好可以做到乘道德而浮游,与时俱化。”

关于成材与不成材,这两种选择,其实都是危险的。

人一旦变得成材,在小人的眼中就会更有利用价值,容易成为别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工具;而人如果让自己太无用、太不成材了,也会让人生失去价值,成为自己和别人的绊脚石。

活好自己的关键并不是苛求完美,也不是碌碌无为,而是要正视自己的缺陷,认清自己的优势。

我们常说“形势比人强”,做事情,一定要学会顺势而为。想要展露头角的时候,不妨先看看时机是否成熟。在最坏的时机做事,就算是倾尽所能,也只是事倍功半。做事和成材一样,都不能钻牛角尖,需要跟着形势走。

不成材的树木生长在深山,它无法做成木器家具,自然不会被砍伐。而不会叫的鹅生长在人类的庭院中,古人养鹅等于养狗,它无法鸣叫,就失去了看家护院的功能。

因为形势的需求不同。不成材的大树和不会叫的鹅才有了不同的结局。

这正是庄子说的“与时俱化”。

这个世界上,有形形色色的人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。

和茫茫天地,浩浩江河比起来,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,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攀比上,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别人的口舌里。

人生最美丽的样子,正是一个人将自己做到了极致的模样。

上一篇:《道德经》:不以相为相,才见人生真相 - (国学书舍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:一个人,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,两种智慧,人生没有烦恼 - (白话聊三农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