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02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癸卯年四月十五  |  简体

庄子的千古名篇,被辛弃疾改成宋词,蕴含人生哲理,值得一读再读

2021-06-12 | 来源: 三顺说名著 | 阅读:4864

《秋水》,是庄子写下的名篇之一。在这篇文章中,庄子用华丽的辞藻,洋洋洒洒的笔触,丰富的想象力,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,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,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,都是相对的、暂时的、变幻莫测的。

一千多年后,南宋词人辛弃疾,从庄子的这篇千古名作之中,读到了另一层深意。于是,他将这篇《秋水》改成了自己的一首词,蕴含着更为朴实真切的人生哲理,值得我们一读再读。今天,我们就来欣赏一下,辛弃疾该写的这首词——

哨遍·秋水观

蜗角斗争,左触右蛮,一战连千里。君试思,方寸此心微。总虚空,并包无际。喻此理。何言泰山毫末,从来天地一稊米。嗟大小相形,鸠鹏自乐,之二虫又何如。记跖行仁义孔丘非,更殇乐长年老彭悲。火鼠论寒,冰蚕语热,定谁同异。

噫!贵贱随时,连城才换一羊皮。谁与齐万物,庄周吾梦见之。正商略遗篇,翩然顾笑,空堂梦觉题秋水。有客问洪河,百川灌雨,径流不辨涯涘。於是焉河伯欣然喜,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。渺沧溟望洋东视,逡巡向若惊叹,谓我非逢子。大方大观之家,未免长见,犹然笑耳。北堂之水几何其,但清溪一曲而已!

辛弃疾的这首词,作于他赋闲居住在瓢泉期间。此时的辛弃疾,因为壮志未酬,未免有些心灰意冷。所以,庄子清静无为的观念,对于辛弃疾来说,是很好的慰藉。在这段时期,辛弃疾写下了很多和庄子的典籍有关的诗词,这首《哨遍·秋水观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
在这首词中,辛弃疾以庄子的《秋水》所阐发的齐物思想为基础,以眼前的秋水观为起兴,以词为论,同时借用了庄子在《秋水》中所运用的寓言故事,讨论了大小、是非、冷热、寿夭、贵贱的相对性,认为一切差别,都是由心而生。这些观念,都和庄子的《秋水》非常相似。

不过,辛弃疾在最后用一句“北堂之水几何其,但清溪一曲而已”,作为自己这首词的结束语。他借着“清溪一曲”,表达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,依然可以陶冶性情,自得其乐的观念,也就是所谓的“进亦乐,退亦乐”。

人生在世,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,就连辛弃疾这样文武全才的英雄人物,亦是如此。但是,在遭到人生逆境的时候,辛弃疾能运用先贤的智慧,调整自己的心态,这才是最重要的,这其中所蕴藏的人生智慧,值得我们一读再读,也值得我们学习。

上一篇:「0610」庄子:少做梦,才有真人生 - (悦文天下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的外国粉丝:老子与我们同在 - ( 南方周末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